牛蒡子疏喉中风壅之痰,荆芥穗清膈间风壅之热,生甘草缓喉中风壅之气。 《记》曰∶尽饰之道,斯其行者远矣。
脉不合于病者,乍大乍小,乍长乍短也。岐伯曰∶阳气者,暴折而难决,故善怒也,病名曰阳厥。
加乌梅、诃子者,虫得酸而软也。又必新入之食,尚为完谷,故可用吐,若经宿之后,将为燥粪滞于胃中,便宜攻下,岂可尚水调下一、二钱。
刘思在永州亲见其事。缩砂辛温,利而不滞,故可以利气,可以安胎。
此大毒类聚为丸,瞑眩之剂也。中气不足,则表亦虚,而诸证作矣。
生地、骨皮,平其五脏之火。常人不自汗者,由卫气固卫于外,津液不得走泄,所谓阳在外,阴之卫也。